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共提出7项任务27条举措,明确要增强中关村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北京市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夯实科创金融基础设施”任务中,《方案》专门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举措。该举措中涵盖5项具体工作,包括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规范探索知识产权化、优化版权质押融资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布局、探索知识产权评估机制等。此外,《方案》涉及质押融资、保险等方面任务中也多次提到知识产权。
持续探索知识产权化
《方案》提出,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支持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以专利权等为标的的知识产权收储交易。规范探索知识产权化,探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于2020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运营。2021年6月,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行“中技所-中关村担保-长江-1-10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启动仪式,该专项计划是北京首单专利许可知识产权化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这一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在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方面做出了全新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1月,“中技所-中关村担保-长江-2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面市。该专项计划为中关村科学城1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方案,入池企业包含6家专精特新企业,入池专利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领域的35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资产评估总价值2.3亿元。中国技术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计划市场反响热烈,逾2亿元额度被抢购一空。
截至目前,沪深两地交易所已成功发行近70单知识产权化产品。在规范框架下,知识产权化工作将持续进行探索。
建立健全科创保险体系
《方案》在“完善科创保险和担保体系”任务中,提出“建立健全科创保险体系”,其中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开发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专利执行和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
知识产权保险作为我国知识产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化解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服务创新主体和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防范和分担知识产权运行风险、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国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已累计为2.8万家企业的4.6万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了超过1100亿元的保险保障。
北京市持续推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有力支撑首都“科创中心”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通过政府给予一定比例保费补贴的方式,支持北京市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将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前沿性的专利向保险公司投保知识产权保险。在近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联想、飞天诚信、未岚大陆等7家企业获得“2022年北京市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企业”授牌。而北京首家出险企业已通过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获得理赔金额82万余元。
创新建设金融服务模式
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后,全国设立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达到7个。之前分别有2021年获批的济南市和2022年11月获批的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济南市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济南首个科创金融特色园区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创造性地将“价值评估+融资担保+科技信贷+投资基金+成果交易”各项服务“一站配齐”,为园内外科创企业提供市场化、开放性的科创金融服务。2022年,该园区挂牌知识产权及科技金融项目1908个,挂牌金额23.29亿元,成交金额8.11亿元。此外,济南市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纳入全市2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知识产权质押产生的不良贷款项目补偿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激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是知识产权助力金融赋能发展的“用兵场”。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与多部门密切配合,深化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稳妥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得到显著拓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声明:本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